|
莫干之光·问道学者 | 研究院博士后先后获批国家、省级三项青年项目资助!
发布日期:2025-11-12
浏览次数:
顾曹源
德清县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控制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择优资助项目,入选浙江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培养计划。近年来,在IEEE TAES、IEEE TCNS、ISA Tran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目前Google Scholar引用140余次,曾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解码无人系统 激活装备效能 无人车、无人机等多智能体系统能够根据内部系统及外部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与判断,自主地采取合适的控制策略,并通过通讯网络互相传递信息,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对应的控制任务。然而,无人系统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动态出入、异构集群、时变干扰等问题,使得系统的高性能协同控制面临严峻挑战。顾曹源从2018年在浙江工业大学就读研究生至今,深耕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控制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于2024年取得博士学位,构建了“高性能异构协同-主动抗扰安全控制-无人系统工程实现” 的完整创新链条,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 一、高性能异构协同 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在动态入队或出队过程中,其拓扑及编队变化会对系统控制性能造成影响。且在实际作业任务中往往对于系统的控制快速性、平稳性等暂态性能指标和准确性等稳态性能指标存在明确性能约束。为此,在动态拓扑重构下考虑了异构系统动态特性差异,设计了具有差异化暂稳态性能约束的分布式预测控制方法实现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 二、主动抗扰安全控制 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在实际任务中,单个智能体会由于模型不确定性、负载时变、机电老化等因素存在个体扰动,同时网络通讯拓扑、风扰和地形等因素也会对整个多智能体系统造成全局影响,这不仅降低了智能体的控制精度,其扰动效应还会通过通讯拓扑不断扩散进而影响整个控制系统。因此,考虑复合扰动对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基于预设时间扰动估计的安全临界复合控制器,实现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安全临界协同抗扰控制。 三、无人系统工程实现 基于提高实验平台通用性、可扩展性、缩短开发周期的需求,设计了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快速控制原型实验平台,利用数字化虚拟控制器构建控制实际物理对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有效提高工程实验的便利性与效率。
洞察无人系统本质 驱动装备性能跨越 顾曹源坚定贯彻国家无人系统发展战略,聚焦无人机、无人车等关键领域开展智能化技术攻关。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抗扰控制理论与方法,并搭建由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组成的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实验平台以验证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保障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在协同控制过程中的高质、高效运行,对推动我国无人多智能体系统集群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恪守学术求真本色 勇攀科技创新高峰 作为课题组的一员,顾曹源始终秉持“协作共进”的初心,既协助团队负责人推进科研攻坚,又将热忱倾注于项目管理与成员成长。为此,顾曹源以扎实的科研经验为基础,协助团队负责人将国家级重点项目与基础研究有机结合,与团队成员们一起聚焦创新思维培养与复杂问题攻关。凭借严谨的科研态度、深厚的学术积淀、灵活的协作理念与真诚的关怀,他努力在科研探索与团队发展中发挥作用。
【莫干之光】 “莫干之光”系列立足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战略视野,系统呈现研究院在汇聚高层次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卓越成果与先锋形象。该系列以人为镜,映照研究院“立足莫干山、服务长三角、面向全世界”的使命担当,下设三个篇章,共同绘就一幅“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壮阔图景: 莫干之光·问道学者: 记录潜心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学家群像。他们以学术为志业,以“问道”之心探索真理,不仅攀登科学高峰,更将科研根系深扎于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的沃土,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精神,是爱国奉献、服务社会的学术典范。 莫干之光·产业先锋: 聚焦投身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家,他们是跨越“最后一公里”的变革者,以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其奋斗历程生动诠释研究院“以产促研、以研兴产”的使命,是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催化剂”与“加速器”。 莫干之光·筑梦创客: 展现校友、创业人才,敢闯敢试、勇于开拓的奋斗历程。他们以创新之火点燃发展引擎,将灵感转化为市场机遇,在市场中勇立潮头,并以其成功实践积极贡献于区域经济与创新生态,是研究院创新创业生态中最活跃的因子,亦是播撒未来产业种子的“希望之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