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院一案例入选浙江省十大专利产业化“优秀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4-11-12
浏览次数: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公布了“服务机构促进专利产业化典型案例”。我院推送的《赋权验证促转化 以拨代投促共赢 推动高校知识产权高效率运营》案例入选十大“优秀典型案例”。 本次案例面向全省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征集,按照成效性、创新性和示范性三个维度进行评定,共遴选10个成效突出且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案例作为“优秀典型案例”以及10个服务方式新颖且服务成效明显的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院案例所转化专利由刘建华教授团队开发,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专利创新了牛奶酪蛋白复合物理改性技术,通过将经过微波辅助高压微射流复合改性的牛奶酪蛋白与多酚相结合,以化学改性方式进一步增强了牛奶酪蛋白的抗氧化性,同时也提高了多酚的生物利用率,在蛋白质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专利以585万元转让至湖州维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公司新产品开发验证和新产线建设,新产线投产后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新增产值超5000万元。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没的转”“不愿转”“不会转”等难题,深入打造“人才+验证+中试”的成果转化体系,以创新链条一体化破解研究与应用“两张皮”问题。一、聚焦“有转的成果”,构建科技成果源头供给体系。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并结合浙工大优势学科,推进激光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碳中和、地理信息等5大创新中心建设。依据“目标任务导向”原则,构建“创新+应用”型团队的遴选、支持、退出机制,汇聚人才、学科等优势创新资源。二、聚焦“有转的动力”,构建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体系。探索实施科技成果“先赋权后转让”“先用后转”等模式,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损失保险试点,降低企业负担,实现高校、研究院、企业、科研人员的多方共赢。三、聚焦“有转的通道”,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打造生命健康、新能源与功能材料、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等3大概念验证中心与合成生物学中试平台,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一站式、集成化的可行性研究、概念验证、市场分析、工艺化和中试熟化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