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报!莫干山研究院特聘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林丽利教授参与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发布日期:2024-08-14
浏览次数: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莫干山研究院碳中和创新中心绿色甲醛实验室负责人林丽利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研发的“碳化钼催化剂上水的低温活化和制氢过程”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项目简介 水分子的活化是各类水中取氢反应的核心步骤,是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发展绿色、低碳氢能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但是,水分子热力学稳定性高,实现水的低温活化制氢仍面临巨大挑战。该项目在解决“水的低温活化和高效制氢过程”这一挑战性科学问题中,发现了面心立方相α-MoC具有优异的低温活化解离水特性,利用碳化钼与金属的强相互作用对所负载金属的几何和电子结构进行调制,现了低温下水分子活化,以及高效制氢催化循环,为我国未来氢能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个人简介 林丽利教授是一位在催化化学领域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国际视野的科学家,曾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北京大学“学术十杰”。她于2012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7年顺利毕业。此后,她前往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研究经验。回国后,林丽利教授加入浙江工业大学,并于2022年被莫干山研究院聘任为莫干山研究院碳中和创新中心绿色甲醛实验室负责人,致力于绿色能源催化的研究,尤其是围绕“醇-氢”能源体系,系统解决氢气的储运问题。她先后开发了原子级分散的铂-α-碳化钼、镍-α-碳化钼催化剂,实现了低温甲醇重整高效制氢和硝基化合物低温抗一氧化碳中毒、选择性加氢等重要反应。这些成果在能源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推动我国氢能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浙工大研究院简介 德清县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成立两年多以来,以“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平台赋能、新兴产业孵化”为路径,构建“梯度育苗、滚动培育、链式孵化”科创体系,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最具德清辨识度的高能级、开放式、战略型科创平台。 研究院通过“双融机制”和“柔聘机制”,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科研条件和生活配套,聘请一批浙工大高水平教授团队,并引进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科研创新上有所建树,更在应用研究、产业化落地和企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研究院共入选国家创新人才5人,省创新和青年人才4人(其中2023年入职直接认定人选3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0余人。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引进博士、博士后30余人,联合地方累计专硕联培55人,建立海内外引智平台4个,共建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牵头申报入选省“尖兵”“领雁”项目2项;累计成立联合研发中心16个,通过研发中心实现签约横向项目累计超7000万元,其中,服务德清企业超3000万元,3项超千万。构建“引孵转”协同产业培育机制,在孵企业百余家,自主孵化科技型企业70余家。 |